第一任副馆长 柳亚子

字号:/
柳 亚 子

柳亚子
(1887—1958)
  柳亚子,原名慰高,号安如,改名人权,号亚庐,再改弃疾,字亚子,江苏吴江人,1887年5月28日生。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战士,爱国诗人、南明史家,中国近代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领导者,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央文化研究馆副馆长,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

  柳亚子幼入家塾,从少年时代就喜爱写诗。1902年考中秀才,次年入上海爱国学社,受教于蔡元培、章太炎,并与邹容结为好友,确立了反清革命思想。1904年回乡进同里自治学社求学。1906年入上海理化速成科学堂 习化学,未毕业即任教于健行公学;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不久又参加光复会,成为“双料的革命党”,并负责主编第1至第11期《复报》,宣传革命。《复报》被禁后,回吴江黎里。1909年冬与陈去病、高天梅创立革命文学团体南社。

  辛亥革命后,柳曾任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秘书。旋辞职返沪,任《天铎》、《民声》、《太平洋》三报主笔和文艺编辑,著文反对同袁世凯议和,抨击北洋军阀。1913年一度致力于新剧运动,次年当选为南社主任。他写了许多悼念烈士、声讨民贼的诗篇,并陆续编印了几部烈士遗集,作《孤愤》等诗,怒斥袁世凯窃国。“五四”运动前后,他同情新文化运动,许多南社成员则表示反对,使他很失望,遂于1918年辞去南社主任职务。1917年他因诗歌表现形式看法之分歧,驱逐过社员,平心论之,实亦有褊急之处。南社自此逐渐衰落,到1923年便完全停顿。同年3月,他在家乡创办《新黎里》半月刊,任总编辑,提倡新文化,被指为“过激党”,几遭不测,不久被迫停刊。10月,他与叶楚伧、邵力子、陈望道等在上海发起新南社,任社长。新南社成立布告宣称:“新南社的精神,是鼓吹三民主义,提倡民众文学,而归结到社会主义的实行。”对于白话诗,柳也由“五四”时期的怀疑态度变为热烈支持。1924年中国国民党改组,他以同盟会会员资格重新加入改组后的国民党。次年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部长,积极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共产党人团结合作。1926年1月被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这年5月到广州参加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会议,蒋介石控制了这次会议,强迫通过打击共产党人的“整顿党务案”;当会议举手表决时,他和何香凝不举手,坚决反对这一议案。毛泽东常常提起这件事,赞扬他们坚决的革命性,说他们是忠于孙中山先生的国民党左派、硬骨头。同年10月,柳亚子被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下令通缉,化名唐隐芝,匿居上海,致力《苏曼殊全集》的编辑与研究工作。1927年3月,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遭到蒋介石通缉和搜捕,脱险后流亡日本。1928年4月回国,定居上海。次年任江苏通志编纂委员会委员。“九一八”事变后,他和何香凝一起,组织国难救护队后方理事会,何任主席,他为副主席兼经济部长,呼吁抗日救亡。1931年12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四届中央监察委员。1932年任上海通志馆馆长。1935年11月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中央监察委员。

  1937年秋日寇侵占上海后,他因病留居租界,自题居室为“活埋庵”,从事南明史的写作。1940年底离沪赴香港。次年皖南事变发生,他和宋庆龄、何香凝、彭泽民联名发表宣言,谴责国民党政府制造分裂、破坏抗战的罪行(文由柳亚子起草)。他还拒绝国民党中央党部的邀请,未赴重庆参加国民党五届八中全会。在其亲笔代电复函中,抗议对皖南事变处置不当,称国民政府为“小朝廷”,不愿向其求活,因而被国民党开除党籍。同年12月日寇进攻香港,他离港经东江抗日根据地,于次年6月抵桂林。1944年9月迁居重庆后,和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有密切交往。毛泽东到重庆进行国共谈判时,他与之数次畅谈,还写下了“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与君一席肺肝语,胜我十年萤雪功”的诗句,以表达他内心的喜悦和对毛泽东的由衷崇敬。毛泽东回访时,以手书《沁园春·雪》一词相赠,柳步韵恭和。毛泽东这首词在大后方流传,引起了巨大反响。同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委员。

  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同谭平山、李济深、陈铭枢等发起成立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并任中央常务理事、文教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月由渝返沪。1947年10月由上海迁居香港。1948年1月与李济深、何香凝、谭平山等发起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中央常务委员兼秘书长。1949年3月应毛泽东主席电邀,由香港来北平;9月作为民革的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兼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51年7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1954年9月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当选为常务委员会委员。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二、三届全国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常务委员。1958年6月21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1岁。

  柳亚子不仅是一位坚定的革命者,而且是杰出的爱国诗人。他特别重视文学的思想性,反对叹老嗟卑的个人主题的吟咏,反对风花雪月的沉湎光景之词,主张“国恨家仇,耿耿胸臆间,吐之不能,茹之不忍,于是发为文章”。他是一位以诗歌为武器的政治诗人。他的诗紧密结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激情,具有鲜明的战斗性和撼人心灵的艺术力量。诗格慷慨激昂,沉郁苍凉,才气纵横。他与毛泽东主席交谊深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有三次会面,互相之间有诗词赠酬。他对毛主席一直推崇景仰,毛主席对他的诗文很欣赏,曾赞誉“慨当以慷,卑视陆游、陈亮,读之使人感发兴起”。郭沫若称他“有热烈的感情,豪华的才气,卓越的器识”,“是一位能够不断革命的诗人”。茅盾称他的诗为“史诗”,称他“是前清末年到解放后这一长时期内在旧体诗词方面最卓越的革命诗人”,“称它为史诗,我以为是名副其实的”。他的散文如《郑成功传》、《台湾三百年史》、《花木兰传》等,感情充沛,文气奔腾,早年亦很有时誉,产生过一定影响。他研究南明史,乃有激而发,掌握了大量史料,所作当能补史学研究领域这一方面之缺。
  柳亚子一生诗文著作颇丰,主要有:《乘桴集》、《南游集》、《左袒集》、《图南集》、《羿楼文集》、《骖鸾集》、《剑头词》、《南社纪略》、《羿楼年谱》、《羿楼日札》、《河东纲目》、《南明纪年史纲》、《南明人物志》第一辑、《南明后妃宗藩志》、《怀旧集》、《苏曼殊研究》、《柳亚子文集》、《柳亚子诗词选》、《磨剑室诗词集》、《柳亚子家书》等,辑有《苏曼殊全集》、《孙竹丹烈士遗集》等,1994年《柳亚子全集》出版。


Copyright国务院参事室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5072189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前门东大街11号邮编:100006投稿信箱:gwycs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