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 空 |
吴 空
(1930— )
吴空,原名韩弼,原籍北京。1930年3月31日出生在天津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曾任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兼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吴空之父韩慎先,别号夏山楼主,是著名的文物收藏家和鉴赏家,也是著名的谭派京剧票友。吴空自幼受家庭熏陶,对古典文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就读于天津耀华学校时,阅读了不少进步书籍,参加了进步活动,走上革命的道路。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1947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48年3月担任学校中共地下党支部副书记。同年9月赴解放区平山华北局党校学习,12月分配到华北财委工作。1949年3月进入北平。以后华北财委与中央财经工作部合并,成立中央财经委员会,他在财委秘书处管理档案。1952年被任命为档案资料室副主任。逾年中财委撤销,又调到政务院秘书厅任档案科副科长,科长。他在档案工作岗位上先后十馀年,由于肯钻研业务,创造了一些先进的管理办法,受到国家档案局的重视,并在人民大学档案系讲过几次课。在这十几年中,曾参加每年人民代表大会提案工作,国庆、五一节群众游行的组织工作等。1963年被调到国务院秘书厅办公室从事秘书工作。
“文革”初期,被抽调到中央机关接待委员会,担任办公室主任,先后做红卫兵串联和上访群众的生活接待工作。1968年,被列为审查对象,受到无端迫害,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
1974年调入故宫博物院,开始在业务部门协助工作。粉碎“四人帮”后担任研究室主任,1982年任院办公室主任。其间,开始注意对文物、古建及宫廷历史的学习与研究。他在研究室的工作主要是为老专家配好助手,抓编辑出版,并着手恢复《故宫博物院院刊》,以后又与香港合作,出版了《紫禁城》杂志,使故宫成为全国博物馆系统唯一拥有两个定期刊物的单位。他还主编了《清代帝后生活》画册,由旅游出版社出版。
鉴于当时国内出版力量不够,出版周期长等原因,他针对故宫藏品特点,积极策划与海外合作出版项目。1980年,组织了美国翁万戈先生与故宫杨伯达先生合编的《故宫博物院》(英文版)的出版,使故宫第一次以大型的出版物打入海外市场。以后又和香港商务印书馆合作,先后策划出版了《紫禁城宫殿》、《国宝》、《清代宫廷生活》等三部大型画册。这三部画册的发行受到海内外的重视,也是故宫博物院有史以来出版的最精美的大型画册。
1983年,又调回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期间,他除完成本职工作外,仍然坚持对古文物和历史的学习和研究,并利用出国机会,参观了日本东京、京都、奈良、名古屋等博物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法国的罗浮宫等,收益很大。在国务院办公厅工作期间,利用业馀时间,写出了《关于中南海北区的历史沿革》稿,后印发供国务院领导和各单位参考。特别是关于紫光阁的历史沿革部分成为国务院领导同志向外宾介绍的重要参考资料。
1985年末,被任命为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翌年兼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1987年,受国务院和中央统战部委托,他先后走访了江苏、上海、广东、陕西、湖南等十馀个省市,摸清了参事室和文史馆的基本情况,积累了相当多的资料。在调研基础上,参事室和文史研究馆代国务院起草了两个文件,并在全国参事室和文史研究馆工作座谈会上征求意见,于1988年8月由国务院下发两个重要的指导性的文件(即国发57、58号文件)。这是参事室、文史馆工作的重大改革,吴空参加了这两个文件起草的全过程,是两个文件的主要起草人之一。
1989年,筹办《全国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展》。画展先后在故宫博物院展出达一个多月,观众达五、六万人。1990年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赞助下,出版了《全国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作品选》和《全国文史研究馆书画藏品选》两本画册。前一种画册还获得了印刷品优质奖。同时,又接受香港联合出版集团的邀请,于1991年秋季在香港集古斋的协助下举办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作品展”,也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在这两次展览和画册的编辑出版过程中,他参与了策划、组织到参展作品的审定、展出的布置、画册的选材、编辑直至校对的全过程。
1990年起,在萧乾馆长的倡议下,他与上海文史研究馆馆长王国忠具体负责了《新编文史笔记》丛书的日常编辑工作,在各地文史馆通力合作下,经过五年的努力,至1995年丛书出齐。共4辑50册,约600万字,作者达4000人,社会反映很好,并荣获第七届中国图书奖。
吴空自1993年离休之后,坚持从事写作和编书。1998年他撰写的《中南海史迹》一书,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他还在故宫博物院与香港商务印书馆合作出版的60卷故宫博物院珍品全集中担任编辑顾问之职,负责全部书稿的审定和文字把关。此后还参加过一些学术会议,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他还从事诗词创作,发表过不少诗词作品。
吴空现在担任的主要社会职务有:《世纪》杂志社顾问、商务印书馆(香港)编辑顾问、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澄霞诗词社社长等。